自從:2001

歐盟 Reach 法規更新:限制猪鬃生產中的 5 種化學品,對製造商產生影響

  • 832 次觀看
  • 2025-10-20 01:31:42

歐盟 REACH 法規更新:刷毛生產中限制使用的 5 種化學品 – 對化妝刷製造商的影響

歐盟 REACH(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最近宣布了一項重要更新,針對廣泛用於化妝刷刷毛生產的五種特定化學品。新限制將於 2025 年第二季度生效,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與這些物質相關的健康和環境風險,從而在全球供應鏈中產生連鎖反應,並迫使製造商重新考慮生產流程。

EU’s Reach Regulation Update: Restricts 5 Chemicals in Bristle Production, Impacting Manufacturers-1

受限化學品:用途和風險

通過歐盟科學風險評估確定的五種限制物質包括:

1.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一種曾常用於合成刷毛軟化的增塑劑,與內分泌干擾和生殖危害有關。

2. 鉛/鎘(作為雜質):重金屬偶爾存在於劣質天然刷毛(例如動物毛髮)中,具有神經毒性和致癌風險。

3. DMDM乙內酰脲:一種釋放甲醛的防腐劑,用於防止微生物生長,現已因皮膚刺激和過敏性而被禁用。

4. 全氟辛酸 (PFOA):一種用於特種刷子防水/防油的氟化化學品,以生物累積性和環境持久性而聞名。

5. 短鏈氯化石蠟(SCCP):刷毛塗料中的阻燃劑,被歸類為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對生態系統有長期損害。

為什麼這對猪鬃製造商造成了沉重打擊

化妝刷通常直接接觸皮膚和粘膜,根據 REACH 的“消費品安全”條款,面臨更嚴格的審查。對於製造商來說,尤其是那些出口到歐盟($2.3B 化妝刷市場)的製造商,不合規風險包括產品扣押、罰款(最高 10 萬歐元)和聲譽受損。

主要挑戰包括:

- 供應鏈改革:許多企業依賴含有 DBP 或 SCCP 的低成本合成刷毛混合物;改用合規原材料(例如不含鄰苯二甲酸鹽的增塑劑、竹炭等天然纖維或再生聚酯)可能會使成本增加 15-20%。

- 測試負擔:現在每批次都必須進行第三方實驗室認證(例如,SGS 或 Eurofins),每次測試增加 300 至 500 美元,並延遲交貨時間。

- 市場准入壁壘:歐盟進口商正在加強供應商審核;即使是極少量的受限化學品(例如 >0.1% DBP)也會阻止進入。

駕馭合規性:實際步驟

有遠見的製造商已經在適應:

- 材料創新:EcoTools 和 Real Techniques 等品牌現在使用植物性刷毛(例如魔芋纖維)或再生尼龍 6/66,事實證明,其性能無需限制化學品。

- 主動測試:投資內部 GC-MS 或 HPLC 系統進行實時化學篩選,減少對外部實驗室的依賴。

- 協作研發:與化學品供應商(例如巴斯夫的“Clean Beauty Polymers”)合作,共同開發符合 REACH 要求的塗料和粘合劑。

一線希望:向可持續發展的轉變

雖然前期成本高昂,但合規性符合消費者對“清潔美容”的需求。英敏特 2024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78% 的歐盟化妝品買家優先考慮“不含化學物質”的工具,這為高端定位創造了機會。採用綠色實踐的製造商甚至可能有資格獲得歐盟的“生態標籤”,從而提高市場份額。

總之,REACH 的更新不僅是一個監管障礙,而且是更安全、更可持續的猪鬃生產的催化劑。對於製造商來說,前進的道路在於優先考慮透明度、投資研發以及符合歐盟“無毒化妝品”的願景。

社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