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1

馬來西亞化妝刷行業蓬勃發展:本地棕櫚纖維刷毛取代進口材料

  • 870 次觀看
  • 2025-10-19 01:31:31

馬來西亞化妝刷產業蓬勃發展:棕櫚纖維刷毛取代進口材料

在向本地材料戰略轉變的推動下,馬來西亞的化妝刷行業正在經歷顯著的增長,特別是棕櫚纖維刷毛取代了傳統的進口替代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正在利用其豐富的棕櫚資源,在全球美容市場上開闢一席之地,融合可持續發展、成本效率和創新。

Malaysia’s Cosmetic Brush Industry Grows: Local Palm Fiber Bristles Replace Imported Materials-1

幾十年來,馬來西亞化妝刷製造商嚴重依賴進口材料,如尼龍、聚酯,甚至動物毛。這些進口產品成本高昂、供應鏈脆弱,而且對環境影響的審查日益嚴格。今天,潮流正在轉變。棕櫚纖維曾經作為棕櫚油加工的副產品而被忽視,但它正在成為遊戲規則的改變者。馬來西亞的棕櫚種植園佔地超過 580 萬公頃,從葉子和莖中產生大量纖維廢物,這些廢物現在被重新利用為高質量的刷毛。

棕櫚纖維的吸引力在於其獨特的可持續性和性能融合。根據 Mintel 2023 年的報告,與合成進口產品不同,棕櫚纖維是可生物降解的,符合 62% 的消費者優先考慮的全球“綠色美容”運動。它還具有天然的柔軟度和彈性,這些特性曾經是優質進口材料獨有的。 “棕櫚纖維刷毛能均勻地容納粉末,不易脫落,並且對皮膚感覺溫和,與昂貴的尼龍變體相當,”馬來亞大學專門研究生物基紡織品的材料科學家 Aisha Rahman 博士指出。

技術突破至關重要。早期的棕櫚纖維對於化妝品用途來說太粗糙,但在馬來西亞國家生物質戰略下政府撥款的支持下,當地的研發已經改變了它。酶處理可分解堅韌的纖維,而熱壓技術可增強柔韌性。這些創新使棕櫚纖維刷毛適用於從粉刷到精密眼線工具的各種產品。

政策支持加速了採用。馬來西亞國際貿易和工業部為使用超過 50% 本地材料的製造商提供稅收減免,MATRADE(馬來西亞對外貿易發展公司)在 Cosmoprof 等全球貿易展覽會上推廣棕櫚纖維刷。結果是顯而易見的:2023 年行業出口增長 17%,其中棕櫚纖維產品佔總出貨量的 35%,高於 2019 年的 8%。

當地製造商正在蓬勃發展。 SME EcoBeauty Tools 於 2021 年改用棕櫚纖維,報告稱來自歐洲和澳大利亞的訂單增加了 200%。 “我們的刷子環保且成本比進口產品低 20-30%,因此深受品牌青睞,”創始人 Lim Wei Jie 說道。像 BeautyGlo Malaysia 這樣的大型公司現在向 12 個國家出口棕櫚纖維刷,併計劃於 2024 年進入美國市場。

這一轉變也加強了國內供應鏈。柔佛州和雪蘭莪州的棕櫚纖維加工廠創造了 1,500 多個就業機會,特別是在農村地區。 “我們正在將廢物轉化為財富,”馬來西亞棕櫚油局首席執行官拿督斯里黃說。 “從種植園工人到畫筆工匠,整個價值鏈都受益。”

挑戰依然存在,例如擴大生產以滿足全球需求以及對國際買家進行棕櫚纖維質量教育。然而,隨著持續的研發(包括將棕櫚纖維與再生塑料混合用於混合刷毛的試驗)以及全球對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關注,馬來西亞的化妝刷行業有望成為道德美容製造的領導者。

從本質上講,棕櫚纖維不僅取代了進口纖維,而且還取代了進口纖維。它正在重新定義馬來西亞在美容供應鏈中的角色——一次可持續的一筆。

社群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