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聞
刷毛耐化學性:痤瘡測試 - Prone Skin Products
- 957 次觀看
- 2025-10-16 02:31:56
刷毛耐化學性:測試與易長粉刺的皮膚產品一起使用
容易長粉刺的皮膚需要額外的護理——從溫和的清潔劑到無刺激性的工具。對於依賴剃須刷或潔面刷的用戶來說,刷毛與水楊酸或過氧化苯甲酰等針對痤瘡的成分的相互作用常常被忽視。然而,刷毛的耐化學性不僅僅是一個製造細節;它也是一個問題。它是敏感皮膚的安全性和功效基石。這就是為什麼嚴格的測試很重要,以及它如何為容易長粉刺的用戶打造更好的產品。

痤瘡治療劑採用活性化學物質配製而成,旨在疏通毛孔並對抗細菌。這些成分雖然有效,但也很刺激。例如,水楊酸是脂溶性的,可以降解有機材料,而過氧化苯甲酰則充當氧化劑,分解較弱的聚合物。當低質量的刷毛遇到這些化學物質時,會出現兩種風險:刷毛降解(導致磨損、脫落或變形)和有害物質(如殘留單體或染料)滲入皮膚,可能會加劇刺激或引發痘痘。
這就是耐化學性測試變得至關重要的地方。與側重於機械磨損的標準耐久性測試不同,耐化學性測試評估刷毛在長期暴露於化妝品活性物質的情況下如何保持。對於製造商來說,跳過這些測試不僅是一種質量疏忽,而且是一種責任。 《化妝品科學雜誌》2023 年的一項研究指出,38% 的廉價面部刷在使用基於過氧化苯甲酰的清潔劑 4 週後刷毛明顯退化,導致皮膚刺激報告增加。
那麼,嚴格的測試意味著什麼呢?在領先的設施中,刷毛要經過三項關鍵評估。首先,成分浸泡測試:將刷毛在模仿常見痤瘡產品的溶液(例如2%水楊酸、5%過氧化苯甲酰)中在37°C(皮膚溫度)下浸泡30天。我們通過電子顯微鏡測量重量損失、結構變化以及 pH 值穩定性——此處的偏差表明潛在的刷毛損壞。其次,暴露後的機械完整性:浸泡後,刷毛接受拉伸強度和柔韌性測試。拉伸強度下降 >10% 表明材料無法承受重複使用。第三,滲濾液分析:使用氣相色譜法檢查測試溶液中是否釋放出有害物質(例如鄰苯二甲酸鹽、重金屬)。對於容易長粉刺的皮膚,即使是微量滲濾液也會破壞皮膚屏障。
並非所有的刷毛都是一樣的。天然刷毛(例如野豬毛)由於其基於蛋白質的結構而經常難以耐受化學物質,在酸性或氧化環境中會分解。然而,PB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改性尼龍 6.12 等合成材料具有更好的耐受性——它們的交聯聚合物鏈可抵抗膨脹和化學侵蝕。然而,並非所有合成材料都是一樣的:更便宜的尼龍變體可能缺乏分子穩定性,無法承受長期暴露於痤瘡活性物質,這凸顯了對特定材料進行測試的必要性。
化妝刷行業長期以來一直優先考慮柔軟性和起泡性,但耐化學性仍然缺乏監管。如果沒有標準化測試,品牌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使用會降解的刷毛,從而損害產品使用壽命和用戶安全。對於容易長粉刺的用戶來說,這並不是小事:退化的刷毛可能會在磨損的邊緣藏匿細菌,而浸出的化學物質可能會加劇炎症。作為製造商,我們主張採用更嚴格的測試協議——符合歐盟化妝品法規 (EC 1223/2009) 或 FDA 化妝品成分指南——以設定更高的標準。
最後,刷毛耐化學性測試彌補了有效痤瘡護理和皮膚安全之間的差距。對於品牌來說,這是責任的標誌;對於用戶來說,這是安心的。在為易長粉刺的皮膚選擇刷子時,不要只考慮“柔軟”或“低過敏性”——詢問化學耐受性測試。畢竟,針對敏感皮膚的最佳工具是那些能夠經受住護理產品考驗的工具。
